

2022年,暂无人看好白酒继续涨价!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余小梅
日前,有上市酒企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如果我们不涨,就会被别人落在后面。相比别的厂家,我们涨得已算少的了。”
截止目前,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均认为,2021年,包括全国一线白酒、区域头部白酒品牌的涨价都有一些“不够理性”,片面执着于价格上涨对品牌高度的支持与助力,却忽视了国内白酒市场的“接受度”。
A
2020—2021年:“涨价”一直是白酒行业关键词!
2020年,国内稍有名气的白酒企业,似乎都围绕“品牌升级”开启了产品涨价模式。
通过观察与梳理相关信息可以发现,酒企涨价一般采用4个路径,分别是:直接发布涨价通知、停货、实行配额制、价格双轨制。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发布涨价通知是最直接的方式,其它方式则比较“委婉”,选择强调产品稀缺、供应紧张,让酒商主动“加码”。
一方面是受市场影响,随着消费者购买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很明显的市场现象,中高端酒的销量显然更好一些;
另一方面,则是受“竞品”影响,正如上述上市酒企人士所说,不涨价就会被落在后面。
换而言之,即便自身品牌力有限,在“大家都涨价”的市场背景下,多数酒企不得不选择“跟随”。
2021年,上半年是夸张的“酱酒涨价潮”,即使是没有品牌支持与背书的三、四线酱酒产品也敢卖一个中高端白酒的价格。
下半年开始,酱酒市场热度“骤降”,除头部酱酒品牌之外,绝大多数酱酒品牌“偃旗息鼓”,甚至是被降价甩卖。
然而,全国头部白酒品牌、区域强势白酒品牌与新锐白酒品牌却没能停下涨价的步伐。
其中,较为有代表性,争议较多的的就是泸州老窖与潭酒的涨价。
泸州老窖再次坐实“提价王”的称号,半月内,泸州老窖旗下中高档酒已基本完成新一轮调价。
虽然多家券商认为,涨价可增厚公司利润,提升品牌力。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提价的目的多为督促经销商打款,涨价存在一定“水分”,能否通过提价刺激动销还是未知数。
潭酒举办“涨价节”遭遇“吐槽”!有业内人士认为,潭酒飘了,涨价后失去了其以往性价比的优势。
此外,涨价与否是一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品牌成长速度与市场消费环境的“大事”,将涨价的日子固定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市场的行为。
B
2022年,普遍不看好白酒继续涨价!
截止目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今年不是白酒应该涨价的一年,各家酒企应努力去做的,是让旗下产品更加融入白酒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其中,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以贵州茅台为例,尽管市场上一直有呼吁茅台酒涨价的声音,但其就是迟迟不涨价,为什么?
因为贵州茅台对市场有足够的认识,并不想让茅台酒真的成为所谓的“奢侈品”,从而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割裂”。
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越来越强。
或许要考虑到以后自身生活的风险,包括整个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一些非必要的、高档酒水消费开支上,或有所缩减。
换而言之,2022年的经济环境、消费环境不一定会比往年更好。
目前,“量入为出、理性消费”逐渐成为普通消费者的共识,天天喝酒,却不一定需要天天喝名酒、好酒。
业内专家认为,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中产阶级”“高净值人群”等词在白酒行业内走红。
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他们的消费水平高,但却撑不起整个白酒市场,整个白酒市场真正能依靠的是所有的白酒消费者。
如果大家一心追高,想着只做“高收入、高地位”人群的生意,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好的战略与目标。一个强大的白酒品牌,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消费者圈层。
2022年,不是不能涨价,而是要在充分考虑市场“接受度”的基础上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