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酿酒业董事长兼总工程师彭体红曾评价道:
只要品过酱酒的人就会懂得“深爱”。
2021年上半年,酱香型白酒赛道持续升温。
这首先体现在企业的财报营收动向上。今年上半年,19家酒企实现总营收合计1595.46亿元,同比增长21.22%;从营收规模来看,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4家公司的营收超过百亿元,分别为507.21亿元、367.21亿元、155.43亿元、121.11亿元;而泸州老窖和顺鑫农业营收分别为93.17亿元和91.91亿元,距离百亿元仅一步之遥。
其中茅台作为酱香型白酒的头牌企业,不仅是营收规模最大的,而且盈利能力也超强,展现了强者恒强的态势。业内有观点认为,酱香酒热的直接原因就是来自茅台热,消费者买不到,喝不到茅台的市场情况催生了“酱酒火热、品牌替代”的出现。
所以,市场上原本专注于浓香型或清香型白酒贴牌商,几乎都来抢占酱香型白酒的市场,纷纷把其它香型改换成酱香型。正因为这些企业的动作迅速,给了提前入场的玩家带来盆满钵满的回报。
不过,奈何白酒市场风云突变,2021年下半年酱香酒市场热度骤降。包括茅台在内的多个头部酱香型白酒企业的产品价格暴跌。以茅台为例,无论是散瓶、还是箱装飞天茅台价格均下跌300-400元/瓶;同样的其股价也很难独善其身,接连数日见绿。
那么,为什么今年的酱香型白酒市场情况总是说变就变呢?
归根结底,白酒行业的本质就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要大于事实。按照这条本质规律,唐酿将从行业、政策以及品牌三方面入手,对目前酱香型白酒市场行情进行简单的梳理分析。
01行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茅台价格的攀升和白酒行业的回暖,给次高端价位白酒及贵州酱香酒企带来了补位和借势的空间,其中特别是体现在酱酒产量的跃升,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往年酱酒行业的市场表现:
酱酒产量与占比
1.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酱香型白酒的总产量达到了约60万吨,同比增长约9%,占白酒行业总产能的8%左右。

酱酒销售与利润
1. 2020年全国酱香型白酒销售收入1550亿,占白酒行业总销售额的26%左右;销售利润630亿元,同比增长约14.5%,占行业总利润的39.7%,将近4成的利润率,可见酱酒盈利能力不容小觑。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2021年部分重点酱酒企业的销售表现,包括不限于第一季度的营收超过913.95亿元,2021年上半年持续快速增长,品牌弹性突出,高端消费场景的表现依然稳健。
也就是说,在“酱酒热”的环境下,酱酒市场需求依然在继续扩容,酱酒消费大省的产品销售仍有提升的空间,除了一线、二线主流品牌之外,其它梯队品牌也有继续增长的机会,而且消费者对于优质酱酒的认可度和口度接受程度在持续升高,即使是伴随着渠道热度下降、主要消费地区销售进入淡季,也无法阻挡未来酱酒行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市场需求旺盛,为何场外资本要撤离、经销商要有库存压力以及部分品牌价格会滑坡呢?
结合以上数据与业内人士的观点可以发现,这轮“酱酒降温潮”主要表现在出货和囤货这两大板块上,首先因为接近年底,部分经销商预估到了酱酒价格临界点,进行大批量出货的动作;其次厂家上调产品出厂价,渠道商不得不提前早囤货,才能多赚下游的差价;最后入场的资本因受到严监管措施的影响,撤离投资也属正常的商业操作。因此,酱酒降温是事实,但对比过去太过于火热、太过于泡沫的情况来说,行业的发展算是进入了一个相对较为冷静的时期。
02政策因素
今年以来,国家政策也在不断推动与稳定酱酒行业的发展,根据唐酿不完全统计:
1月22日,遵义市委发布《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制定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建议”中进一步明确遵义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的方针战略,并将酱香型白酒生产作为重要发展产业进行布局。
2月24日,四川省经济与信息化厅发布《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要做大酱香型白酒产能。
6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同意并发布《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中提到,将巩固扩大优质产能,加强传统酿造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巩固浓香型白酒的优势地位,稳步提升酱香型白酒产能。
8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发布《关于召开白酒市场秩序监管座谈会的通知》,会议中明确提出,行业协会及白酒骨干企业要起到维护白酒市场价格、稳定市场秩序的作用。

10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贵州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该规划,贵州将以赤水河流域产业带为核心,重点规划布局仁怀、习水、金沙等优质酱香型白酒产区,打造酱香白酒产业集群,持续巩固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地位。
如此以来,通过多项的顶层设计来强化政策扶持,酱酒生产已经基本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产业布局,而且按照产业向产区集聚的效应,使得各方资源有利于向产业集中、企业向园区聚合、要素向园区聚拢的规模化发展,较大程度上能缓解酱酒供需失衡等市场问题。
03新锐品牌
过去十几多年,中国酱酒市场容量迅猛发展,从曾经的一家独大到现在的百花齐放,企业“井喷”式出现,也涌现出许多关于酱酒产业背后长久价值的思考。那么,目前中国酱酒品牌的影响力如何?据云酒传媒大数据中心评选,国内酱香白酒品牌影响力100强主要分布的地区为贵州仁怀、四川泸州、湖南武陵等,其中贵州仁怀包揽大多数酱酒品牌,足以证明其地区具有最强的统治力。

当然,好的酱酒是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原料上看,贵州地区的酱酒首先是采用当地特产红缨子高粱,此高粱与中国其他地区高粱不同,它更具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的特征,十分有利于酱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使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合理范围;其次配合优质小麦制作的酒曲对于酱酒香型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决定了酱酒的基本品质;最后使用赤水河河水,因其水质无色透明、无嗅无味、微甜爽口、酸碱适度、降解物少、硬度适中,为酿造高品质酱酒埋下了天然的基础。
另外,酱酒生产几乎都是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加上需要经过三年以上的贮藏时间以及勾调后再窖藏一年,总共需要花费五年时间才能成就酱香酒最独特的味道。

因此,优质酱酒属于中国白酒中最稀缺的品类,目前除了知名酱酒品牌以外,一些“新上线”酱酒品牌也是一轮新的商业机遇,即从酱酒品类驱动向品牌属性驱动转变,选择出一些具备成长潜力的“新”品牌,后入场的玩家才能分享到酱酒扩容后增长的红利。
尤其要关注的是,它们在供应链、营销、物流以及体验服务上的动作,是否有在争取产品文化、用户体验方面的差异化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宜家家居的线下体验场所,一张沙发、一个柜子、一盏明灯都在表达着它在用户体验和产品文化方面的过人优势,首先它会为用户打造一个独特的实景式体验环境,并用最直观的场景布置设计为用户提供参考意见,而且用户永远不会担心自己因为迷路而错过某些有价值的产品或场景,只要按照引导指示,用户不仅可以轻松逛遍整个商城,还能加深对产品文化和体验感受的认同。
同样,唐酿酒业基于此类商业理念,以“四象”文化为内核,旨在推出星宿属性系列的酱酒,打造唐酿四象勾调酒文化体验馆,可让消费者在美酒和体验馆中获得全方位的深度文化感知体验。
▲朱雀七宿️ ®(玫瑰金)酱香白酒
四象,中国古人把东、西、南、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别名天之四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就分别代表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
唐酿借四象之底蕴,融以千年酱香之酒文化,于健康养生风潮之际诞生的高端坤沙酱酒系列酒以及藏酒,为消费用户所呈现出灵兽齐聚寓于团圆美满之意。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在第五届世界新零售行业舆情高峰论坛上,首先推出的唐酿朱雀七宿®酱香酒便收获论坛嘉宾的多次赞誉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