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一妇婴
这个冬天,你喝过热红酒了吗?
热红酒风靡了整个冬天,小伙伴们在朋友圈举起一杯杯香浓热红酒,节日气氛瞬间推向高潮。
热红酒始于德国,由红酒和蜂蜜、松香、肉桂、大料、丁香、柠檬等熬制而成,酒精含量大概七八度,果味浓郁。
热红酒在年轻人中迅速走红,靠的是高颜值、好味道以及简单的制作方法。从中医角度来看,其主要成分肉桂是药食两用的好物。
肉桂可以暖脾胃、通血脉、振奋心阳,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
但是肉桂不可多食,过量服用可以导致急性中毒,也不适合孕妇、儿童及阴虚火旺体质者。

2022年已然到来,农历新年临近,又是“呼朋唤友过佳节,与君共饮三百杯”之时。我们常说酒虽美味,不可贪杯。 长期饮酒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演变成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孕妇过量饮酒会阻碍胎儿的成长发育,破坏神经元及脑部结构,并引起体质、心智或行为等问题;因此酒往往被打上“危害品”的标签。 但是今天,我们却要来给酒正正名,说一说它的好处:酒被恰当使用,是可以治病的。
酒为什么可以治病?电视剧中常有这样场景:寒冷冬日,或困顿难消时,大老爷们往往掏出随身携带的酒袋,猛灌一口,瞬间就觉得不冷也不困了,跟个仙丹似的。
《素问·汤液醒酸论》说:“上古圣人,作汤液醒酸。”《素问·血气形志篇》云:“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酵醪药。”醒酸、醪药都是药酒,用以治病。可见,早在几千年前,酒就已经被当做一种药。 经过酿制的美酒香气浓郁,性善走窜,是引经、行经之要药。其能宜和百脉,舒筋活络,兴奋神经,增进血液循环,使人产生一种快感。当月经过期不下,排除怀孕情况下,可以直接饮热黄酒催经。
我们常用大黄蛰虫丸来活血破血、通经消㿂,用酒送服可借其辛热之性,温经散寒之药力、活血化瘀通络之功,引药力直达病所,从而通利血脉促进血行,增强活血通络之功。 另外用酒局部外擦于皮肤,可加强血液循环,防治冻疮及关节炎。对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者,急饮热黄酒或葡萄酒适量,有良好的活血行病止痛之效。
中医医理下的传统养生药酒中医历来是以黄酒为药用酒的正宗。黄酒源于谷物,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现代医学发现,黄酒中含有糖、糊精、有机酸、氨基酸、甘油以及维生素等。在中医临床治疗中,为了改变某些药物的属性,而增强补益强壮功能时,常用黄酒来炮制这些药。 如:生地黄用黄酒蒸晒后,可以增强养血、滋阴、补肾益肝填精的作用;何首乌经用酒制后、可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另外一种常用药用酒为白酒。白酒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原料,经过了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等方法酿制而成。现在民间自制药酒常用白酒为基,随着生活条件水平越来越好,用某台酒浸虫草、人参再也不是高不可攀之事。 药酒可以治病强身,延年益寿。早在唐代医书《千金翼方·碎谷》中描述白术药酒说:“任性服之,十日万病除、百日白发变黑,齿落更生,面有光泽,久服长年”。 这里我们介绍一款红枣枸杞养生酒: 原料:红枣、枸杞、冰糖,2:1:1。浓香型蒸馏白酒。料液比1:10(g:mL)。
制法:1. 将红枣、枸杞洗净晾干; 2. 将酒罐洗净消毒; 3. 用白酒将原料浸泡在罐中,加盖密封后25℃避光贮存1个月以上。
功效:养血美颜,润肠通便。
*不适宜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损害者。
嗜酒伤身,但是小酌怡情养生,酒更是我们国人祭祀祷祝不可缺少之品。它承载着中华文化,被无数文人墨客引入诗词歌赋中,寄予喜怒哀乐。 闻起来醇香怡神,喝起来辛甜辣交杂,在舌尖绽放快感,这样的小东西怎能不爱呢?但是爱,就要学会克制。佳节举杯同庆时,莫要喝爆肝。 祝大家2022年事事顺遂,平安喜乐!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属性和图片的着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